首页 > 校果研究院 > 还记得被三大运营商忽悠的“不限量流量”吗?

还记得被三大运营商忽悠的“不限量流量”吗?

校果科技 2018-10-10 13:58:29
来源:原创

10月9日,根据新京报报道,上市一年多后,在各部门的重压下和消费者的呼声中,三大运营商已叫停“不限量套餐”的说法,改头换面后亮相的则是“畅享套餐”等马甲。

还记得被三大运营商忽悠的“不限量流量”吗?-校果研究院-校园营销解决方案

1、“忽悠之王”不是浪得虚名

几年前,我们还在担忧每个月流量不够用怎么办?高额的流量费用常常令人望而却步,想着“省着点”用就能撑过这个月了。然而随着互联网移动科技的发展,人们对于流量的要求越来越大,价格也成了不下争议的点。最后,在提速降费的压力下,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不限流量套餐,这才缓解了压力。

但所谓的“不限流量套餐”,当流量使用达到一定限额后会被限速,造成了有流量却用不出去的情况,也就意味着并不是真正的不限量。大写的“不限量”+ 小写的“限速”常常蒙蔽用户的双眼,许多用户在办理套餐时并不知道使用流量超过上限后被限速,会出现卡顿的情况。

还记得被三大运营商忽悠的“不限量流量”吗?-校果研究院-校园营销解决方案

今年8月,湖南省工商局就指出,三大运营商发布的“流量不限量”广告对消费者造成严重的误导,属于虚假广告。据此,湖南省工商局向三大运营商下发“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通知书”。

如今,三大运营商已经叫停“不限流量套餐”的说法,做出整改。

虽说这次事件风波已平,但小编依然忘不了自大学以来被三大运营商“忽悠”的历史。

2、那年九月,年轻让我中了“套”

每逢开学季,三大运营商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进行校园推广。随着互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个人手机号几乎已经成了享受各种网络服务的通行证之一。特别是对于外地学子而言,选择运营商开通新手机号是必不可少的开学需求。那么大学新生是如何选择通信运营商的呢?运营商促销是否存在“猫腻”?

早在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,江西某职业学院2014级新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,就收到了一张中国移动公司的手机卡。在推销业务学长的热情“指导”下,该新生当场交了100元钱。随即该学长拍下新生的手机的身份证后,开了张手写的红色收据,上面并没有任何显示与中国移动公司有关的标识或印章。经过这道简单“手续”之后,就算办理了激活业务。

小编也曾在录取通知书中收到过移动的手机卡,在学姐的推销下开通并沿用至今。不得不佩服运营商们的营销本领,利用新生对学姐学长们的信任,让学姐学长们来搞定新生,实在是一个“绝妙”的方法。

还记得被三大运营商忽悠的“不限量流量”吗?-校果研究院-校园营销解决方案

不过好在如今在学生和家长的反映下,新生录取通知书中夹带手机卡现象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。同时也正是由于相关部门“新规”出台,有效遏制了该现象的发生。但同时也刺激各大运营商在充话费、送流量上下足了功夫,展开了新一轮的营销大战。

花样百出的营销方式,无不显示了三大运营商对争夺新生的高度重视,那么为什么学生这个群体会被他们如此看重?

3、大学生给这些运营巨头们下了什么“毒”?

学生用户是对资费较为敏感的群体,并不是三大运营商利润的重要来源,但对三大运营商来说,校园市场却是兵家必争之地,宁可以成本换收入也绝对不放弃圈地校园市场。这是因为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4G时代,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使用人群。

还记得被三大运营商忽悠的“不限量流量”吗?-校果研究院-校园营销解决方案

由于大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,且目前智能手机的功能日趋增强与完善,携带轻巧方便,学生处在WiFi环境的时间少,因此对手机上网的需求很大。

除此之外,大学生在消费中越来越倾向于线上购买,在各大消费平台的支出增多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流量的需求。

还记得被三大运营商忽悠的“不限量流量”吗?-校果研究院-校园营销解决方案

你还记得你的手机号用了几年吗?当下手机号码的更换成本越来越高,一个手机号绑定了各种APP的账号以及各种网站的账号,同样对于大学新生而言,在使用新号码时会对运营商品牌产生依赖,很可能在毕业后也一直使用其中一个运营商品牌,更不会轻易更换号。与其说运营商看重的是学生市场,不如说他们看重的是未来的潜在客户。一定程度上讲,只要争取到了大学生群体,未来几年的客户基数就有了保障,因此运营商们才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赢得新生的青睐。

更多、报告、干货和案例,可以关注“校果研究院”公众号了解~
在线咨询
微信咨询
微信咨询
微信咨询
校果营销专家为您规划,校园营销战略
微信咨询
手机扫码加我微信
电话咨询
电话咨询
电话咨询 9:00-19:00

预约回电

专家顾问将在10分钟内向您致电

回到顶部
回到顶部